有位母亲致电求救:“我的孩子最近变了,在学校时常不交功课,被同学发现他把功课藏在巴士上。” 我约他们面谈。小明,一个9岁的小男孩,黯淡的神色顯出他心中的忧愁。9岁的男孩应该是活泼、淘气、快乐的年齡,而小明卻那么沮丧,似有很多心事压住他。经过审查才了解小明的问题。
小明的妈剛与丈夫离婚,小明从小就由姑姑撫养。姑姑也是有工做,所以一早就得送小明去安亲班。一星期两次去另地方補英语和国语两科目。时间到了就从安亲班那边踏巴士上学校。本来是很圆满的安排,为何小明会出问题呢?
“学校的功课太多做不完,有时不明白不会做。”
“不明白为什么不问?”
“不敢问,老师很兇。” 小明的头更低了,淚水在眼角边。
“晚上在姑姑那边功课不能做完吗?” 他搖搖头,淚水就掉下来。我接着问:“早上在安亲班那边也可以做功课吧。” 小明搖头道:“安亲班的老师另有给功课,做学校的功课不能超过两本。”
“如果学校有功课做不完,而安亲班的老师也给功课,你选做那一个?” 出乎我意料,他答:“安亲班。” 理由是:“安亲班的老师更兇,做不完功课就中打。”
小明的故事反映出当今马来西亚千千萬萬个华裔儿童的悲哀。天下父母都很緊张孩子的教育问题,但又不懂得如何处理,以为多就是好。除了学校日常上课,还送孩子去各式各样的補习班。小学的功课是異常的多,这是大家都共认的事实。学校也有安排列外的補习班;还有课外活动等。相信小同学回来已经精疲力竭了,吃了飯马上趕做功课,不然会挨到三更半夜还不能做完。星期六、日还要去補习。曾经有位母亲投诉,“做到晚上两点,有些功课我叫他哥哥姐姐帮忙才能完成。” 当时那位母亲很生气。我心想,老师呀!你用心良苦,但得不赏识。是不是我们太认真了,忘了在学院读过的儿童心理学?我们大人在儿童身上施的压力,久之,孩子对学习起了厌恶心,想逃避学校生涯;因为学校给他太痛苦的感受。现在已不难看得到,许多中学生不肯求学,半途放棄的,华裔学生站大多数。像小明这样的年纪,我替他算算,一天大概要花上15个钟头面对功课。试问大人,你能不能15个钟头不停地工做?
那天我得空与大儿子闲聊,他说:“我记得小时候很快乐,妈妈时常帶我们去公园玩,去海边、去旅遊等。偶而我会梦到童年时代,心中那种喜悦还在。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悲哀?” 我开玩笑地回答他:“因为那时候的補习老师赚不到吃,沒有人要教補习。” 我的大儿子畢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,现已获硕士学位,已成家立业。
父母要孩子快乐学习,且记千萬别施太大的压力。是否要補习看他本人需不需要。小学时代,父母花多些时间陪孩子学习〔如上期提过〕。上了中学可能有些科目孩子需要補助才让他去補习。最重要是要栽培孩子能自动自发,就不怕他不肯学习。
Saturday, April 4, 2009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